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出版部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21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80/R
邮发代号: 46-3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6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672-2159
- 国内刊号:44-15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微剂量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本研究旨在评价微剂量(37kBq)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效果.106例病人清晨空腹饮下37kBq14C-尿素水溶液,海胺溶液吸收20分钟呼气CO22mmol,液闪仪测定14C放射性活性,结果以dpm/mmolCO2表达.19例志愿者第二日重复试验.以Warthin-Starry组织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作为参照标准,ROC分析法确定14C-UBT适判别值......
作者:张厚德;马永健;赵成忠;麦丽文;贺克俭;吴盛州;李明华;舒江乔 刊期: 1996- 02
-
B超引导下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介入治疗
门静脉癌栓是肝癌肝内广泛转移的根源,也是造成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本文1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于B超引导下进行门脉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2例门脉癌栓大小为0.8×1.0~4.6×1.6cm,分别注入无水乙醇1.0~5.0ml.治疗后1周~1个月复查B超,门脉癌栓完全消失(治愈)3例(25%);缩小>1/2(显效)1例(8.3%);缩小<1/2(有效)4例(33.3%);无......
作者:蓝琳;侯淑琴;袁爱力;张春恩 刊期: 1996- 02
-
淋巴滤泡形成与幽门螺杆菌致病--313例青年志愿者病理研究报告
作者调查了313例青年志愿者胃内HP感染状态与胃粘膜淋巴滤泡形成的关系.通过内镜普查,细菌和病理学诊断发现螺杆菌感染率为58.5%(183/313),淋巴滤泡形成率为28.4%(52/183),通过研究HP的感染量与淋巴滤泡大小证实了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并发现淋巴滤泡形成与内镜诊断无关,结合国外的报道提出了淋巴滤泡形成可能是HP感染致胃MALT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作者:王继德;周殿元;张亚历;徐克强;张万岱;杨海涛 刊期: 1996- 02
-
东亚钳蝎毒素对大鼠实验性大肠癌的抑制研究
利用盐酸二甲肼(DMH)诱发Wistar鼠大肠癌的动物模型,通过分组、分阶段研究蝎毒素对大肠肿瘤发生过程和组织病理改变的作用.结果发现蝎毒素可以减少诱癌的鼠死亡率和诱癌率.20周内单纯诱癌组死亡率达32.69%,蝎毒灌胃组和腹腔注射组分别为23.08%和20.51%,其中蝎毒注射组死亡率与单纯诱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0-31周单纯诱癌组诱癌率为81.82%,蝎毒注射组为44%,两组......
作者:吴保平;高春芳;李冬晖;刘江宁 刊期: 1996- 02
-
东亚钳蝎毒诱发大肠癌细胞凋亡的电镜观察
东亚钳蝎毒素是东亚钳蝎毒腺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我们应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已证实蝎毒素对大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杀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蝎毒素抑杀肿瘤细胞的机理,我们用东亚钳蝎毒素灌胃治疗大鼠实验性大肠癌,详细研究了用药后大肠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蝎毒素能诱发大肠癌细胞程序化死亡,本实验详尽地观察了大肠癌肿瘤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基本过程,这种作用可能是蝎毒抗肿瘤的重......
作者:郑国宝;高春芳;吴保平;李冬晖 刊期: 1996- 02
-
超声内镜对食道癌和胃癌的诊断价值
应用超声内镜(EUS)检查了21例食道癌和28例胃癌.结果显示:两者的EUS影像特征均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伴部分或全部正常管壁结构的破坏;EUS对肿瘤浸润深度诊断正确率:食道癌为88.9%,胃癌为83.3%;对肿大淋巴结的显示率两者分别为90%,83.3%,而对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0%,80%.EUS对食道癌、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方式的确定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文;张亚历;崔生达;黄祥成;齐德林;邹小明;周殿元 刊期: 1996- 02
-
十二指肠胃化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本文调查了155例十二指肠溃疡旁粘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显示:溃疡旁组织炎症、胃化生和Hp检出率分别为69.7%、75.5%和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8%、10.4%和4.2%(P<0.01).Hp在胃化生组织中的检出率为32.8%,81例不伴胃化生的粘膜中均未检出Hp(P<0.01).透射电镜观察胃化生有其特征性改变.提示胃化生可能是溃疡形成的基础,Hp在化生区定植......
作者:李子旭;张万岱;周殿元;张亚历;郭小平;杨海涛 刊期: 1996- 02
-
EGF和TGF-α对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生长的调控
本文应用3H-TDR掺入试验、受体结合分析方法定量观测了EGF和TGF-α对大肠癌细胞HT-29与HR8348生长的影响.结果二株癌细胞均可自分泌低水平的EGF,且可同时表达高亲和力的EGF-R,外源性的EGF和TGF-均可刺激HT-29细胞的生长,而加入抗EGF-R抗体则可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提示EGF/TGF-与EGF-R自分泌环在大肠癌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万岱;刘国龙;宋于刚 刊期: 1996- 02
-
急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我们在对人胃螺旋菌病例(GH)的随访中观察到5例病人近期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伴有胃窦的急性糜烂性炎症.复检日期在5~80天,平均24.1天,均未经服抗菌药治疗.病变为大小不等的片状糜烂,表面附黑苔,肿胀明显,HP菌体形态肥大、粗短、两端纯圆,在糜烂表面、糜烂间组织多,而糜烂中心HP较少.这表明,急性HP感染可表现为糜烂性胃炎,可于感染后的1周内出现;菌体肥大的HP可能具有较强的致病性;HP感染可因......
作者:徐智民;潘令嘉;余毅;李俊达;智发朝;周殿元;王继德;冯福才 刊期: 1996- 02
-
静脉注射抑酸药物对胃内PH控制的对照研究
本文采用24小时胃内PH监测仪对确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进行前瞻交叉对照研究,观察胃壁细胞H2受体拮抗剂泰胃美(Tagamet,Cimetidine)和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Losec,Omeprazole)的抑酸效果.结果显示泰胃美1600mg静注抑酸时间为12.2±2.2小时,此期胃内PH为5.6±1.2;而洛赛克40mg分别为13.2±2.6小时和PH5.6±1.4.两药均有明显抑酸作用,使用上......
作者:李瑜元;贾林;戴寿军;黄碧素;赵丽容 刊期: 1996- 02
动态资讯
- 1 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 2 匹维溴铵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回盲部肥大细胞脱粒的影响
- 3 第二节急性胃炎
- 4 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的应用与效果
- 5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联合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成本-效果观察
- 6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的效果及其机理探讨
- 7 EUS判断胃癌术前病理学特点的应用价值
- 8 维甲酸对肠癌组织维甲酸受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 9 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 10 基于血清IgG检测的饮食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 11 尼龙绳联合金属夹止血与生物蛋白胶联合金属夹止血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
- 12 Fas通路相关分子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3 英夫利昔单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黏膜愈合疗效的Meta分析
- 14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黏膜切除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 15 心理护理对经动脉灌注化疗胃癌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 16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17 住院患者与门诊患者行肠镜检查清洁度的比较研究
- 18 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血浆抗坏血酸浓度的变化
- 19 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
- 20 2005年亚太消化系疾病周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