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出版部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21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80/R

邮发代号: 46-3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672-2159
  • 国内刊号:44-15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2001年第4期文章
  • 三九胃泰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观察三九胃泰颗粒对胃粘膜损伤修复和细胞增殖活性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1mL胃饲诱发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并用三九胃泰颗粒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上皮细胞的增殖改变,早期应答基因c-jun和c-met的表达.结果三九胃泰颗粒、胃苏颗粒、养胃冲剂及丽珠得乐治疗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UI)均显著低于无水乙醇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尤以三九胃泰颗粒治疗后为甚(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三九......

    作者:张万岱;姚永莉 刊期: 2001- 04

  • 维甲酸对肠癌组织维甲酸受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肠癌组织细胞内维甲酸受体(retinoicacidreceptor,RAR)含量和免疫组化法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探讨维甲酸(Retinoicacid,RA)对肠癌组织内RAR和PCNA表达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取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4组,每组40只,其中第1、2组二甲基肼诱癌,第3、4......

    作者:樊卫;卫洪波;韩晓燕 刊期: 2001- 04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临床意义及诊治

    背景: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指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粘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测向发育型肿瘤.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其病变形态和发生发展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腺瘤,LST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并已有动态观察表明LST病变可以在3年内发展为进展期大肠癌.方法:应用放大内镜及粘膜染色方法在近一年共共检查2920名患者.结果:发......

    作者:姜泊;刘思德;智发朝;潘德寿;周丹;万田谟;周殿元 刊期: 2001- 04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对慢性肝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Ⅱ(IGF-11)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对慢性肝病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硬化患者65例,按Child-Pugh分级法将其分为A(17例),B(20例)和C(28例);慢性肝炎组66例;原发性肝癌组32例;转移性肝癌组13例;对照组30例.应用免疫放射法检测空腹IGF-Ⅰ、IGF-Ⅱ和IGFBP-3水平.结果IGF-Ⅰ水平在肝硬化患者(100.49......

    作者:郑雪玲;赵英恒;李瑜元 刊期: 2001- 04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大肠癌血管生成、转移的关系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素(TSP)在大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微血管计数、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105例原发性大肠癌手术切除组织中的微血管计数(MVC)和VEGF、TSP蛋白表达.结果:105例大肠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61.9%,而TSP表达阳性率为(72.4%).MVC在VEGF表达阳性者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31.6±1......

    作者:郑丰平;袁世珍;王俊雅;冯智英;邵春奎 刊期: 2001- 04

  • 十二指肠溃疡患夜间酸突破现象初探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夜间酸突破现象及其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例,分别接受①每12h一次静注奥美拉唑40mg(静注1组);②每24h一次静注奥美拉唑40mg(静注2组);③每日二次口服奥美拉唑20mg(口服组).均用药5日并于第5天早上7.30时起连续24小时监测其胃内pH值.结果三组的平均胃内pH、平均中位pH、夜间平均胃内pH、和夜间平均中位pH均升......

    作者:沙卫红;李瑜元;聂玉强;戴寿军;余庆珠 刊期: 2001- 04

  • 急性肠绞窄缺血术后肠管活力变化及监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肠绞窄缺血术后肠管活力的变化情况及建立监测方向.方法不同情况(缺血时间、缺血肠管长度)的绞窄缺血肠管病例的胃内给予微量的同位素标记物99mTc-DTPA(二乙烯三胺戊乙酸)作功能示踪(口服耐量实验法)并结合组织形态学的方法研究绞窄缺血肠管在恢复血供后的不同时相肠管功能和组织损伤变化的情况.结果绞窄缺血肠管术后血液对99mTc-DTPA的吸收与肠缺血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缺血肠管长度关系......

    作者:蒋学武;胡廷泽;韦福康;陈绍基;赖亚曼;陈中献 刊期: 2001- 04

  • Hp相关性胃疾病与胃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Hp感染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胃癌前期病变的关系.方法693例胃病患者,分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溃疡(GU)及十二指球部溃疡(DU)等四组,胃镜下观察粘膜病变、溃疡部位及性质,胃镜下取材,常规HE染色后观察组织学改变、Giemsa染色后观察Hp感染程度,统计分析Hp感染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的关系.结果四组胃疾病中,Hp感染程度与肠化尘程度差异显著(P<0.......

    作者:吕礁;谢宇野;王石;毛欣;肖正达;王哓熙;金冠球 刊期: 2001- 04

  • 慢传输性便秘结肠阿片受体的病理生理改变

    目的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慢传输性便秘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改变.方法应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检测了患者结肠mu、Kappa阿片受体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TC患者结肠壁肌层ma、Kappa阿片受体含量增加.结论STC患者内源性阿片肽活性增加,肠道运动受抑制,提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能是治疗STC的一个新途径.......

    作者:王亚旭;时德;刘宝华 刊期: 2001- 04

  • 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诱导小鼠产生THL型保护性应答及免疫后胃炎

    目的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幽门螺杆素酶A亚单位及过氧化氢酶、/尿素酶A亚单位融合蛋白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尿素酶A亚单位(UreA)、过氧化氢酶(KatA)及尿素酶A亚单位/过氧化氢酶融合蛋白(Urea/KatA)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分别灌胃免疫小鼠,另设......

    作者:陈洁;陈旻湖;廖文俊;于君;梁伟强;陈为;胡晶津;沈祖尧 刊期: 200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