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出版部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21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80/R
邮发代号: 46-3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6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672-2159
- 国内刊号:44-15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98例萎缩性胃炎的内镜随访观察
萎缩性胃炎(CAG)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此病与胃癌的发生率受到人们重视,伴异型增生被认为是胃癌重要的癌前病变,本文随访观察如下.......
作者:陈旭昌;郭文 刊期: 1996- 02
-
高位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但与高位胃炎(HG)的关系少见报告,本文对1994年346例连续门诊胃镜检查发现的42例HG进行研究.......
作者:林江;李红;程同霞 刊期: 1996- 02
-
结直肠癌的误诊分析
结直肠癌是我国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尽管目前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本病的误诊率依然很高.......
作者:林金容;郭文 刊期: 1996- 02
-
丽珠肠乐治疗习惯性便秘临床观察
习惯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服用常规药物和胃肠动力药虽大便暂时通畅,但停药后易复发,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近半年来,我院采用丽珠肠乐胶囊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作者:王卫卫;孙桂华 刊期: 1996- 02
-
奥美拉唑与凝血酶口服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溃疡病出血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平均病死率为4-10%,但约有80%的溃疡出血可自动停止,令有20%的患者出血量大或有反复出血,在这些患者中病死率高可达36%,因此需积极进行治疗.......
作者:王运柱 刊期: 1996- 02
-
抗幽门螺杆菌IgG检测的临床评价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1,2]其检测的方法很多,其中,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胃粘膜组织HP-DNA[3,4]、尿素酶检测、组织切片染色镜检都是常用的检测方法.......
作者:詹群珊;邓传珍;杜文礼;刘健波;曾真 刊期: 1996- 02
-
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本文观察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3例,以探讨立止血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实用性.一、病例选择63例中,男42例,女21例,年龄14-76岁,平均47岁.......
作者:吴必嘉;何宝婵;杨丽君 刊期: 1996- 02
-
小儿肠镜临床诊疗应用18年回顾
自1977至1995年,应用成人纤维/电子肠镜检查3个月至14岁(平均6.9岁)小儿677例,其中诊断肠息肉者453例,占66.9%,并于内镜下摘除息肉521颗.......
作者:冯福才;杨希山;陈村龙;张亚历;潘德涛 刊期: 1996- 02
-
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与胃粘膜病变的电镜研究
慢性胃炎可以说是世界上发病率高的疾患,但是长期间几乎处于病因不明状态.1979年澳大利亚学者首先报告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1982年同研究室胃活检组织的HP分离培养成功.......
作者:温敏;山田宣孝 刊期: 1996- 02
-
生长抑素与二囊三腔管联合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食道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死亡率高达40%以上[1].传统治疗方法静脉使用止血剂、血管加压素,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洗胃,口服或胃内灌注凝血酶,单纯三腔二囊管压迫等,效果不甚理想,局部硬化剂注射也受时间、人员配备及出血量大时影响视野所限制.......
作者:张文茹 刊期: 1996- 02
动态资讯
- 1 康尔胃2号对胃肠运动和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 2 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
- 3 环状RNA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4 胃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5 结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内镜治疗随访结果分析
- 6 一氧化氮在大鼠肝诱癌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7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10·苏州)
- 8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 9 早期急诊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 10 肠内营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 11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临床研究
- 12 Dkk-1在溃疡性结肠炎及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 13 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检查及诊断要点
- 14 内镜下金属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 15 优质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出院后的影响研究
- 16 西沙必利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胃损害的作用
- 17 川北地区96例青年人胃癌临床特点分析
- 18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9 老年结肠癌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 20 培菲康辅助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