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出版部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21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80/R
邮发代号: 46-3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6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672-2159
- 国内刊号:44-15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东亚钳蝎毒抑制实验性大肠癌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东亚钳蝎毒素是东亚钳蝎毒腺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对其药理、毒理研究发现蝎毒素结构复杂,稳定性强.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已证实蝎毒素对大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杀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蝎毒素抑杀肿瘤细胞的机理,我们用东亚钳蝎毒素灌胃治疗大鼠实验性大肠癌,并详细观察了用药前后大肠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使用蝎毒后大肠肿瘤体积明显变小,小鼠荷瘤率明显......
作者:郑国宝;高春芳;吴保平;李冬晖 刊期: 1996- 03
-
中华麦饭石对诱癌大鼠γ-干扰素和脾NK细胞活性的作用
为了探讨中华麦饭石对诱癌大鼠γ-干扰素和NK细胞活性的作用,给Wistar大鼠皮下每周注射二甲肼20mg/kg体重共15周诱导大肠癌,同时饮用10%中华麦饭石浸液27周,在实验第8周、16周和27周分别用常规微板法和同位素释放法检测大鼠血中γ-干扰素滴度和脾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中华麦饭石不仅能升高大鼠大肠癌发生前期和早期的γ-干扰素滴度和脾NK细胞活性(P<0.001),而且能升高大肠癌晚期大......
作者:宋卫生;周殿元;续正慧;赖卓胜 刊期: 1996- 03
-
Dieulafoy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附9例报告)
对9例经紧急内窥镜检查诊断为Dieulafoy病患者的发病部位,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进行分析,该病为一种并非罕见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呕血及黑便,主要发生在贲门下方6cm区域,也可见于十二指肠及其它部位,内镜下病变主要呈现粘膜的微小浅表溃疡或糜烂灶及动脉破裂性出血,加强对本病不同发生部位的认识,有利于提高确诊率,减少因出血部位不明治疗延误而造成的死亡,其内镜下治疗已取得较好......
作者:余建林;李立平;杨冬华 刊期: 1996- 03
-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在肝癌治疗前后的变化
本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26例应用LAK细胞及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肝癌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的(sTNFRI)含量.结果显示正常成人血清sTNFRI含量为56.70±21.40u/ml,未治疗的肝癌患者血清sTNFRI含量为187.24±143.21u/ml,高于正常对照,而治疗后一周其sTNFRI水平又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从而提示:动态监测血清sTNFRI......
作者:牛杰志;白岚;王倩嵘;赖卓胜;张兰兰;王少富 刊期: 1996- 03
-
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
本文旨在评价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价值.64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接受气囊扩张治疗.扩张治疗前26人(40.6%)不能进某些固体食物,38人(59.3%)只能进半流质,1人(0.01%)只能进流质者.每周气囊扩张食管下段及贲门部一次,4次为一疗程.第一次气囊扩张治疗后,54人(84.4%)吞咽困难症状消失,第二次气囊扩后64人(100%)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本研究表明,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
作者:朱惠明;邓传珍;张转好 刊期: 1996- 03
-
环丙氟哌酸在犬胆汁、血中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为了有效治疗胆道感染的病人,提供合理选择抗生素的理论依据,我们检测了犬经口给予环丙氟哌酸后在胆汁及血中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犬经口给予0.25克环丙氟哌酸后,胆汁中浓度能较快上升,0.91h达峰值时间;峰值浓度为(Cmax)为11.8μg/ml,仅略低于血中的峰值浓度(14.36μg/ml);半衰期(T1/2β)较长为7.66h,是血中半衰期(T1/2β)3.31h的2倍;清除率(CL)是......
作者:孙桂华;赵树进;霍枫;许本发;詹纯列;韦丽芳 刊期: 1996- 03
-
c-erbB-2和p53基因产物在实验性大肠癌裸鼠移植瘤和转移瘤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c-erbB-2和p53基因产物在实验性人大肠癌裸鼠移植瘤和转移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具有不同生物学物特性的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低分化腺癌)和Lovo细胞株(未分化癌)进行BALB/C裸鼠脾内接种,分别制成人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应用快速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裸鼠移植瘤和转移瘤中c-erbB-2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p53蛋白在两种细胞株接种的移植瘤及转移瘤中的表达虽......
作者:丁彦青;蔡俊杰;邱红明;杨学皆;朱梅刚;张盛 刊期: 1996- 03
-
表皮生长因子对HT-29细胞内游离Ca2+和C-AMP的影响
本文应用荧光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动态检测了表皮生长因子对大肠癌HT-29细胞内Ca2+和C-AMP水平的影响.结果发表EGF可呈剂量依赖性升高Ca2+水平,而EGF-R抗体则可阻断此作用;EGF可短时降低C-AMP水平,提示Ca2+和C-AMP参于EGF作用的信息传递.......
作者:刘国龙;张万岱;宋于刚;周殿元 刊期: 1996- 03
-
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的护理配合
大肠息肉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大肠癌癌前期病变.高频电切息肉是目前治疗大肠息肉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自1988年12月至1996年2月共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切大肠息肉805例1476颗.现将术中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廖婉薇;彭容芳;叶扬娥 刊期: 1996- 03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HP)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已经得到愈来愈多的研究所证实.然而,该菌在溃疡发生和复发过程中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本文观察了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根除治疗前后基础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探讨HP在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学上的可能作用环节.......
作者:李子旭;张万岱;孙勇;张亚历 刊期: 1996- 03
动态资讯
- 1 锌指蛋白703的研究进展
- 2 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3 一例食管狭窄金属支架置放术患儿的护理
- 4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3年全国胰腺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 5 非手术综合治疗腹膜后巨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 6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 7 结肠粘膜染色的临床应用
- 8 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9 盐酸山莨菪碱联合预防干预对行电子结肠镜患者疼痛的影响
- 10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 11 绿茶水提取物诱导大肠癌LOVO和HT-29细胞系的凋亡
- 12 VEGF在胃癌中表达及其对胃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 13 内镜下胃造瘘术胃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危重患者营养状况的价值
- 14 三种方法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效果观察
- 15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结束了吗?
- 16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
- 17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效果观察
- 18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隆起肿瘤30例临床分析
- 19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技术与临床评价
- 20 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