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出版部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21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80/R

邮发代号: 46-3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672-2159
  • 国内刊号:44-15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Hp感染和慢性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

    自从1982年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之后,Hp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消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Hp感染和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目前,有关Hp感染与慢性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虽有一些研究,但各家报道结果不一,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利民;张万岱;宋于刚;叶桂安;姚永莉;智发朝;梁卫江 刊期: 2001- 01

  • 猫胃螺杆菌对二级BALB/C小鼠的实验性感染

    现已明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1-3].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是这一类疾病的主要治疗的手段,其可以减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炎症反应,加速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及减少溃疡的复发,部分病例报道还可能使胃粘膜组织相关性淋巴瘤[4-6]消退.......

    作者:卞兆祥;劳绍贤;黄志新;杜标炎;王继德 刊期: 2001- 01

  • 肝细胞癌组织CEA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是Gold等[1]于1965年首先从结肠癌中分离出来的一组酸性糖蛋白,该蛋白在胚胎时期含量较高.而成人则含量较低.曾认为此抗体是消化道种瘤所特有,近年研究表明,CEA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本文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LSAB)的方法,检测了56例HCC组织中CEA的表达,探讨它的表达与HCC肿瘤的大小、单/多发、肝硬化、组织分化、癌栓形成......

    作者:黄开红;黄志清;李海刚 刊期: 2001- 01

  •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诱导实验性大肠癌的凋亡及其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

    双歧杆菌是机体肠道内主要的生理性细胞.它对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及机体的健康起重要作用.完整肽聚糖(Wholepeptidoglycan,WPG)是双歧杆菌细胞壁中的重要成份.它在体内能抑制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如MethA纤维肉瘤、肠腺癌和肝癌等[1].......

    作者:万田谟;王立生;潘令嘉;陈村龙;孙勇;张亚历;周殿元 刊期: 2001- 01

  • TTVDNA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致病性研究

    1997年12月日本学者Nishizawa等先从一例输血后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离到一种DNA病毒克隆(N22),命名为TT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并报道感染TTV后表现为一过性或持续性病毒血症,且病毒滴度与ALT升高相关,推测TTV可能是未知病毒致肝损害的病因之一[1].为探讨这一新型病毒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特点,我们在TTVORFl的保守区......

    作者:朱惠明;姜岭梅;周伯平;黄勋;乐晓华;徐六妹 刊期: 2001- 01

  • 结直肠肛门动力异常的检测及生物反馈治疗

    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占30-40%,特别是直肠肛门的运动性疾患者导致的排便异常是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慢性便秘(ChronicConstipation,CC)和功能性排便失禁(Functionalincontinence,FIC),并随年龄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志泉;张小勇;林琳;般咏梅 刊期: 2001- 01

  • 轮状病毒胃肠炎与表皮生长因子的关系初探

    A组轮状病毒(HRV)是引起婴幼儿胃肠道感染的重要病原.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HRV引起的腹泻都有较高的发病率,达12%~71%,是婴幼儿发病和致死的重要原因[1].关于HRV胃肠炎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为了探索表皮生长因子(EGF)这种具有促进上皮增殖、组织修复和细胞保护作用的内源性物质,在HRV胃肠炎中的变化情况,我们在1996年~1997年秋冬季节对HRV胃肠炎患儿血浆和粪上清......

    作者:吴建春;姚英杰;陈建芝;庄晓青 刊期: 2001- 01

  • 青年乙肝患者肝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

    Bcl-2蛋白具有对抗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蛋白家族中的Bax蛋白则可抑制Bcl-2的活性[1-2].二者均可广泛定位于线粒体膜等细胞器上.Bcl-2和Bax蛋白可在肝组织中表达,而当发生病毒性肝炎时常伴有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青年乙肝患者肝组织中Bcl-2及其相关蛋白Bax的表达,并对其间的关系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柳明;赵延龙;伍桂荣;陈杜芳;吴志荣 刊期: 2001- 01

  • TTV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1997年底,Nishzawa等[1]利用代表性差异分析(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法,分离到一种新的DNA病毒,并认它可能与非甲非庚型肝炎有关.由于该病毒来自一份名为TT的输血后肝炎患者的血清,因此被命名为TT病毒,恰与经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巧合.随后许多学者对TTV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内容包括流行......

    作者:李银鹏;李惠明 刊期: 2001- 01

  • 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对策

    国外学者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研究已20年,在临床流行病学、病理生理、社会意义、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所谓亚临床型肝性脑病(Subclinicalhapaticencepha-lopathy,SHE)是指某些肝硬化患者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常规的精神和神经功能检查正常,但有智力检测和脑诱发电位的异常,具有发病率高、隐蔽性强、潜在危害性大和早期诊治效果好的特点[1,2],初是作为临床型肝性脑......

    作者:潘锦瑶;贾林;李瑜元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