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出版部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21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80/R
邮发代号: 46-3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6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672-2159
- 国内刊号:44-15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正交设计筛选抗幽门螺杆菌甲硝唑耐药株天然药物的佳组合方案
目的筛选天然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Hp)甲硝唑耐药株的佳组合方案.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臭灵丹、石榴皮、蒲公英三种天然药物抗Hp甲硝唑耐药株的佳组合.结果三种天然药物对Hp甲硝唑耐药株的佳组合方案为:臭灵丹(MIC90,77.9mg/ml),石榴皮(MIC90,131.1mg/ml),蒲公英(MIC75,117.27mg/ml).结论正交设计方法有效的筛选出了三种天然药物的佳组合方案,提高了实验效......
作者:胡伟;程丽;王红;周曾芬;李晓燕;段丽萍;陈娅蓉;蒋海燕;贾友兰 刊期: 2005- 04
-
十年连续内镜检出1747例大肠息肉分析
目的研究近十年大肠息肉发生部位的变化及与性别、发病年龄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1995~2004年我院内镜中心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1747例大肠息肉.息肉发生部位按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直肠及多发性息肉统计.比较前5年(1995~1999)和后5年(2000~2004)结肠息肉解剖部位的变化.结果1995~1999年检出大肠息肉共591例,以左半结肠、直肠为主(38.6%、25.9%),右半......
作者:高翔;廖山婴;崔毅;胡品津 刊期: 2005- 04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对在本院消化科就诊的患者行内镜下快速尿素酶测定Hp感染,观察比较Hp阴性组、Hp阳性组RE的发病率.对Hp阳性组中经胃镜及病理切片证实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3个月后复查胃镜比较抗Hp治疗前后RE发病率的变化.结果Hp阳性组RE发病率为5.28%,Hp阴性组RE发病率为7.5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
作者:严红;何剑琴 刊期: 2005- 04
-
幽门螺杆菌与胃酸分泌
人类发现胃黏膜存在螺旋状微生物是在100多年前,然而直至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才成功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1],并于1989年正式命名,从此引起了各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Hp能在胃极端酸性环境下长期定植,其自身抗酸机制和对胃泌酸功能的影响相当复杂[2].......
作者:钱家鸣;赵雩卿;郭涛 刊期: 2005- 04
-
从循证医学观点看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明显减少溃疡病的复发.随着研究的深入,Hp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中的作用受到了重视.......
作者:陈世耀;王吉耀 刊期: 2005- 04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胃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诱发胃癌重要的单一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其定为人类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作者:萧树东;郑青 刊期: 2005- 04
-
幽门螺杆菌耐药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从发现到现在已经23年了,23年来对Hp的研究一直是胃肠病研究中的重点,而Hp感染治疗的研究又是Hp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随着抗生素在Hp感染治疗中的应用,Hp耐药株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以致Hp根除的难度越来越大,Hp根除失败的原因与Hp对抗生素耐药直接相关,所以Hp耐药株的研究也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作者:胡伏莲 刊期: 2005- 04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dyspepsia)指上腹疼痛或不适,可伴有饱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是一组很常见的症候群.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指有消化不良症状,但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并在过去12个月中症状至少存在12周.......
作者:刘文忠 刊期: 2005- 04
-
幽门螺杆菌与非甾体类消炎药
已经明确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两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Hp感染与使用NSAID药物共存的情况相当普遍,由此而引起一系列临床问题:Hp感染与NSAID在溃疡发病中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协同、相加或相抵)?Hp感染是否会增加NSAID引起溃疡的危险性?根除Hp是否会影响NSAID溃疡的愈合?......
作者:胡品津 刊期: 2005- 04
-
胃间质瘤临床诊治现状
胃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过去受病理技术手段的限制,曾被误诊为平滑肌或神经源性肿瘤.近来随着免疫组化开展,判定GSTs可能源自中胚层的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ofCajal,ICC)[1],这些肿瘤绝大部分较少有结构蛋白表达,肌动蛋白阴性或仅局灶阳性,而且,电镜中亦很少见到肌丝,因此并不属于真......
作者:陈利;郭文 刊期: 2005- 04
动态资讯
- 1 多孔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2 血液病患儿化疗后口腔溃疡的预防与护理
- 3 蝎毒素对鼠大肠癌DNA和RNA的影响
- 4 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其亚型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
- 5 内镜下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 6 放大胃镜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 7 超声内镜、腹部超声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探讨
- 8 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 9 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 10 不同浓度和pH值的几丁聚糖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作用
- 11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病变234例胃镜随访观察
- 12 经十二指肠镜介入治疗肝吸虫性胆管炎14例分析
- 13 美常安联合乳果糖治疗成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评价
- 14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 15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分析及延伸网络护理效果评价
- 16 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护理
- 17 针对性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
- 18 慢性胰腺炎诊断与治疗
- 19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慢性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 20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腹腔间隙综合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