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出版部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21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80/R
邮发代号: 46-3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6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672-2159
- 国内刊号:44-15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治疗(ENLL)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4h内有活动性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对出血病灶进行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治疗.结果56例患者中24例为活动性出血,其中23例即时止血成功(95.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ENLL是一种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蔡筱彦;师瑞月;宋洋;朱惠明 刊期: 2006- 03
-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大肠癌新相关基因
目的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构建人大肠癌差异表达cDNA文库,分离并克隆出大肠癌发病的相关新基因.方法运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分离大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断,将其与T载体连接构建文库,从库中随机挑取200个白色菌落,使用PCR方法鉴定阳性克隆并对其中50个克隆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登录GenBank进行......
作者:叶方鹏;李荣洲;肖冰;张万岱 刊期: 2006- 03
-
454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镜结合黏膜染色及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年来确诊的454例UC.结果本组454例UC中,发病以21~50岁为主(75.2%),临床表现以黏液血便或脓血便(60.6%)及腹痛(41.2%)为主.病变分布以直肠、直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多见(63.7%).结肠镜下表现以黏膜充血水肿(93.6%)伴糜烂(91.4......
作者:张素娟;刘思德;张亚历;白杨 刊期: 2006- 03
-
善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善宁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善宁治疗组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后12h、24h、48h、72h止血率、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的不同时期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善宁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药物.......
作者:吴浪廷;骆训武;容胜 刊期: 2006- 03
-
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对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139人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并将前一年同期的139人作为对照组按一般护理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人文关怀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焦虑明显减少,检查所需时间缩短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中十分重要,加强护士人文知识的培训并提高沟通的能力和技巧,人力资源合理的配置是保证人文关怀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措施.......
作者:吴丽琴;黄新 刊期: 2006- 03
-
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男女均处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其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肠癌的发病率处于第2位[1,2].2003年美国大肠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居美国癌症发病数和死亡数的第3位[3].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排在恶性肿瘤和致死因素的第4位.为此了解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及流行病学趋势,有利于更好地防治大肠癌.......
作者:周晓东;吕农华 刊期: 2006- 03
-
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近年来,结直肠癌内科治疗进展颇快,化疗新药奥沙利铂和依立替康相继获准治疗结直肠癌.5-Fu和甲酰四氢叶酸钙(5-Fu/LV)、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和依立替康是四种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药物,这些药物组成目前常用的一、二线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不同阶段均能用这些药物治疗,生存期可提高至21个月[1].但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深入研究,尤其阐明了分子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的作用机理,继而开发了特......
作者:徐农 刊期: 2006- 03
-
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据国内资料统计,临床上早期大肠癌诊断率多徘徊在10%~15%,因此,大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50%.欲提高大肠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当务之急是提高早期病人的检出率.就目前国内外的经验,提高早诊率有效的方法有三种策略:自然人群普查、癌前疾病随访和遗传性大肠癌患病风险预测.......
作者:李世荣 刊期: 2006- 03
-
大肠癌基因诊断研究的新思路
大肠癌已经成为我国的常见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其中大肠癌肝转移是大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肠癌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与复发转移的早期监测[2].目前随着肿瘤病因、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大肠癌化学预防、肿瘤标志物检测和肝转移监测与治疗上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作者:郜恒骏 刊期: 2006- 03
-
大肠癌早期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肠癌的早期防治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则可将5年生存率由现在的30%~60%提高到95%以上.目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大肠癌的早诊是可以做到的,但尚未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如何解决?......
作者:姜泊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 2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对胆囊运动功能的影响
- 3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肝硬化患者胃镜诊疗中的随机对照评价
- 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TNM胃癌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 5 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表面麻醉对无痛胃镜检查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6 浙江省IBS就诊人群临床分型特点的研究
- 7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 8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行食管静脉套扎术的精细护理效果分析
- 9 替普瑞酮联合硫糖铝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10 基层医院提高早期胃癌诊断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 11 不同浓度和pH值的几丁聚糖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作用
- 12 微生态制剂对小儿厌食症的防治效果
- 13 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对肠道清洁度及耐受度的影响
- 14 TACE术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 15 伪膜性肠炎42例临床分析
- 16 HIF-1α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与胃癌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 17 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 18 26例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Dieulafoy病的临床研究
- 19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 20 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8例